Search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 11/23 - 11/29 一周大事〕
  • Share this:

#時事星期五資訊不落伍
 
〔 11/23 - 11/29 一周大事〕
 
#政時事
 
❶盼不到和平 剛果民主共和國人民攻擊聯合國機構
 
近日,位於非洲的剛果民主共和國 ( DRC ) 社會動盪不安,除了小客機空難造成至少 27 人喪命外,首都金夏沙因連日的暴雨、土石流及洪水造成 39 人死亡,失控的麻疹疫情今年更已造成近五千人死亡。
 
而流亡於剛烏邊界的反烏干達恐怖組織民主同盟軍 ( ADF ) 因受到 DRC 政府的掃蕩,於日前對貝尼市居民進行屠殺報復,與 DRC 政府、民眾形成惡性循環的三角關係。然而,駐守在貝尼的聯合國駐剛果特派部隊 ( MONUSCO ) 卻對本次的屠殺中平民的呼救聲充耳不聞,引發民眾憤而包圍及攻擊當地的聯合國機構與設施。
 
針對此次衝突,世界衛生組織 WHO 已下令緊急撤離 49 名非必要成員,但由於當地的伊波拉疫情尚未受到控制,仍留下了 71 人盡可能進行伊波拉疫情的防疫工作。根據統計,剛果的伊波拉疫情爆發至今,已造成超過兩千人死亡,近日的反聯合國抗爭,對剛果民主共和國整體而言,無疑是雪上加霜。
 
❷ 民進黨團版本反滲透法 無異議逕付二讀
 
根據中央社本日報導,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所提的反滲透法草案逕付二讀,全案在無人提出異議下順利通過。
 
反滲透法草案明定,任何人不得接受滲透來源指示、委託或資助,捐贈政治獻金或影響選舉罷免、公投行為;也不得以強暴、脅迫或其他非法方法擾亂社會秩序,或妨害合法舉行集會、遊行。
 
台灣基進不分區立委參選人陳奕齊表示,希望能儘早通過反滲透法,以增加中共干預台灣的成本。
 
❸《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的通過,將帶來什麼影響?
 
川普於本週三簽署參議院版本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及《保護香港法案》,使其正式成為美國法律,雖然法案屬於美國的國內法,但其對於香港的局勢仍有一定的影響力。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要求美國的國務卿每年提出報告重新審視香港是否適合具有足夠的自治權作為獨立關稅區(起源於1997年所簽署的《美國—香港政策法》,該法案基於當時中國承諾香港保有高度自治的原因,將香港視作與中國不同的經濟及文化領域而給予其較為優惠的措施。)
 
而香港的示威者假如被港府拘捕,美國也不會因此拒絕其簽證申請;在法案中也提及希望香港能擁有確實的普選程序以保障香港人民的人權及自由。而法案中亦要求川普向國會提交一份打壓香港自由的人士的名單,名單上所列的人士將可能面臨在美國的資產被凍結、被拒絕入境美國的情形。
 
《保護香港法案》中則限制了美國公司向香港警方出口非致命的武器,以避免香港警察將其用在打擊、鎮壓示威者的行動之中。
 
通過此兩項法案,使中港及美國的關係變得緊張,中國官方隨即發表聲明抗議美國干預中國國內事務,並揚言將採取嚴厲措施反制。
 
時值中美貿易戰期間,由於雙方於十月達成的第一階段貿易協定,使得外媒認為中方並沒有太多的反制選擇及手段。對於香港抗爭的局勢,也傳達了支持和平示威及人權價值的理念。
 
#經時事
 
❶日系商品在韓銷售慘淡, 12 月日韓將磋商出口管制
 
自今年夏天開始的日韓貿易戰,南韓陸續抵制日本的多項產品,多年高居日本啤酒出口國第一位的南韓,在 10 月日對韓的出口量甚至直接掛零。
 
日韓貿易戰可說是峰迴路轉,雙方一度鬧上 WTO , 南韓提出申訴欲將日本移出貿易優惠名單除,也曾揚言廢止與日本的 軍事情報保護協定(GSOMIA),不過日本官方日前表示南韓已撤回這些威嚇。
 
南韓本日表示已同意於 12 月與日本舉行高階會談,討論出口管制問題。日韓雙方雖未走向貿易戰最糟的局面,但兩國雙方的看法分歧,兩國關係能否改善依舊不明朗。
 
❷ LVMH 併購 Tiffany & Co. 成精品業史上最大交易
 
法國奢侈品集團 LVMH 日前宣布以約 162 億美元(約 4900 億台幣)的天價,併購美國百年珠寶品牌 Tiffany&Co. ,不僅是 LVMH 有史以來最大規模收購,也是精品業史上最大交易。
 
LVMH 集團旗下有 70 幾個品牌,包含最知名的路易威登 ( LV ) 、迪奧 ( Dior ) 和酩悅香檳 ( Moet & Chandon ) ,希望在 Tiffany 的加入之下,能夠提升 LVMH 在珠寶界的地位。
 
而受中美貿易戰與香港反送中的影響, Tiffany 近期業績表現不佳,這將會是併購案後 LVMH 面對的首要難題,究竟這兩大品牌能否擦出甚麼火花,讓我們期待他們的表現。
 
❸中行:明年經濟成長恐難保六
 
中國銀行研究院今日(29日)發表「 2020 年度經濟金融展望報告」,表示目前中國經濟面對的風險和挑戰愈趨複雜和困難,包括中美貿易戰和互加關稅的持續影響,若政策沒有大幅度調整,預估 2020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可能低於6%。
 
中國 GDP 自 1990 年後每年皆以將近 10% 的驚人速度增長,儘管近年來成長趨緩,仍保持 6%以 上。因此,對於2020年的「保六」政策,將是 27 年來預測中國經濟最不樂觀的一年。 
 
「日本經濟新聞」同時指出,中美貿易戰導致中國出口持續低迷,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混亂的原因。


Tags:

About author
not provided
“不再與世界大小事擦肩而過” 政治|經濟 科普理論×時事探討 每週二、五、日上線
View all posts